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
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II.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              ;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答案
Ⅰ(1)4  (2).ABCD  Ⅱ (1).106n/197m  (2)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加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2~3次 (3)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碳酸钡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故生成的碳酸钡质量多,测定的相对误差小
解析

举一反三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可通过观察                                   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KMnO4 ( 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I.测定步骤:
①用         量取5.00mL 1.00×103mol·L1 KMnO4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mL稀释备用。
②将1.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③打开      ,关闭         (填“a”或“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空气。关闭     ,打开      (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④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⑤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5.00mL)。3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mL。
II.交流讨论:⑴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mg·m3,该居室的甲醛   (填是或否)超标。
⑵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至少答出2种可能性)。
⑶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
①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KMnO4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下图),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②实验原理可以简化。实验中无需用草酸标准液滴定,可直接抽取室内空气,再压送到洗气瓶中,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 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 论
验证猜想Ⅰ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步骤②:            
        
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含有两种气体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判断该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               ,它的作用是                
(4)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则X溶液是   ▲   
(2)乙同学也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25.00mL稀盐酸的锥形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每加一滴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溶液的pH值,直至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①写出测定溶液pH值的操作方法:   ▲   
②上图中哪个图像符合该同学的记录   ▲   (填序号)。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   ▲   (填“甲同学”、“乙同学”、“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   ▲   
Ⅱ:丙学生用0.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他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置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10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进行滴定。滴定结果如下:
滴定次数
盐酸的体积/mL
   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2.00
20.20
    2
25.00
   1.02
21.03
    3
25.00
   0.20
20.20
(1)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2) 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NaOH溶液过量,溶液显深红色,如何补救?请设计实验方案。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