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过程①采用灼烧的方法,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a.量筒b.漏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过程①采用灼烧的方法,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a.量筒b.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采用灼烧的方法,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a.量筒b.漏斗c.坩埚d.蒸发皿
(2)铜粉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判断其中含有少黄铜的方法是______.
(3)途径Ⅰ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过程②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______,过滤.
(5)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1)由于灼烧需要在坩埚中完成,用到的仪器为c坩埚,故答案为:c;
(2)可以根据铜不溶于稀盐酸设计方案检验,所以检验方法为:取少量粗制氧化铜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振荡,若有不溶物存在,说明粗制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
故答案为:取少量粗制氧化铜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振荡,若有不溶物存在,说明粗制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
(3)途径Ⅰ的反应是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4)过程②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最后得到胆矾,
故答案为:结晶;
(5)根据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2Cu+2H2SO4+O2═2CuSO4+2H2O;比较与途径1相比,途径2有明显的两个优点,从反应物的质量和产物中的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答,
故答案为:产生等量胆矾途径 II消耗硫酸少;途径 I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举一反三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以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来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其中,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D中装有过氧化钠固体.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饱和NaHCO3溶液
______
C
______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E
______

______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Ca2+、Ag+、K+、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4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的实验事实推断4种盐的化学式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过滤后所得滤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静置,过滤后所得滤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某探究小组用洗净的废铜屑制备硝酸铜,下列方案中既节约原料又环保的是(  )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
空气


加热
CuO
HNO3


Cu(NO32
D.Cu
浓硫酸


加热
CuSO4
Ba(NO3)2


Cu(NO32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C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可能有CO2B.可能有O2和CO2
C.肯定有SO2和NOD.肯定没有Cl2、O2和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