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大量用于生产树脂、合成纤维、药物、涂料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大量用于生产树脂、合成纤维、药物、涂料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大量用于生产树脂、合成纤维、药物、涂料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中国新装家庭甲醛超标60%以上。我国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
(1)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以长时间保持水产品的“新鲜”
b.刚装修的新房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注意通风
c.合成“吊白块”的反应NaHSO3+HCHO→ NaO-CH2-SO3H是加成反应
d.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动物标本(或保存尸体)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甲醛法测定常见铵态氮肥的含氮量。
[资料:4NH4++6HCHO=(CH2)6N4H++3H++6H2O, 所生成的H+和(CH2)6N4H+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下列不适合的铵盐是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3)I业上制甲醛的两种方法如下(数据均为298.15K下测定):
反应I:CH3OH(g)=HCHO(g)+H2(g) △H1=+92.09kJ/mol,K1=3.92×10-11
反应Ⅱ:CH3OH(g)+1/2O2(g)=HCHO(g)+H2O(g) △H2=-149.73kJ/mol,K2=4.35×1029
①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反应________(填“I”或“Ⅱ”,下同)制甲醛的原子利用率更高。从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K值看,反应______制甲醛更加有利。
②如图是甲醇制甲醛有关反应的1gK(平衡常数的对数值)随温度T的变化。图中曲线(1)表示的是反应________ (填“I”或“Ⅱ”)。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居室中甲醛的含量的原理如下: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 如图,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缓缓推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当B装置中________时停止推气。若总共取样为50L空气,则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mg/m3
答案
(1)a
(2)a
(3)①I;Ⅱ;②Ⅱ
(4)酸性KMnO4溶液颜色刚好完全褪去;0.375
举一反三
雪碧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   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测定雪碧中CO2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600 mL瓶装雪碧放在冰箱中冷冻致刚好结冰。   
②把雪碧取出迅速加入几小块NaOH固体(过量)静置到室 温,充分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③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得装置C的质量为xg,取5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关闭开关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入H2SO4至不再产生气泡,再滴入10   滴H2SO4,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打开开关a,向装置中通入空气至装置C的质量不再变化,   称得装置C为y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目的是____,装置D的目的是___。  
(2)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   
(3)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   
(4)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该雪碧中CO2的含量为___g/L。   
(5)指导教师在评价该方案时提出:托盘天平称量误差较大,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建议将②中处理后的溶液利用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测定CO2含量。但强调该方案应引入空白实验, 你认为空白实验的作用是____,该空白实验应将雪 碧___后加NaOH再进行滴定。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牙膏是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常用的摩擦剂主要有:CaCO3、Al(OH)3、SiO2·nH2O、Ca3(PO4)2。资料显示:Ca3(PO4)2高温不分解;Ca3(PO4)2和CaHPO4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Ca3(PO4)2 + 4H+ = 3Ca2+ + 2H2PO4
(1)为测定某牙膏的酸碱性和摩擦剂的主要成分,甲同学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① 取一小段牙膏与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酸碱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相应操作),读出其pH接近8;
②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有气体产生,则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NaOH溶液,经测定,不溶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③ 取②中加稀盐酸后所得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观察到最终有沉淀生成,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摩擦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2)乙同学用如下装置(已检验气密性,夹持装置略)通过测CO2的质量来计算牙膏不溶物中CaCO3的含量。      
① 滴加稀盐酸之前的部分操作:……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再将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连接在整套装置上……。按此顺序进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 用上述装置重复几次实验,所测样品中CaCO3的含量均偏高,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失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③ 设计实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仪器可任选),仅用牙膏不溶物样品测定摩擦剂中CaCO3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不必填具体操作)。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化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进行性质的确定。如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出一定质量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对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mg金属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用铜网包住放入干净的试管中;
②按图示组装好装置,然后在关闭活塞的分液漏斗中装入一定体积2mol/L的盐酸;
③调整右边玻璃管(带均匀刻度值),让U型管两端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值为V1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一定量的盐酸进入试管中后立即关闭活塞;
⑤当镁条反应完后,_______________,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为V2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认为步骤⑤中空格应进行的操作。
(2)若V1,V2均是折算为标况下的值,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Ar(Mg)的实验测定表达式为Ar(Mg)=_________,你认为此表达式求出的值是否准确?______(填‘是’或‘不’),主要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若回答‘是’则此空不填)。
(3)步骤①中,为什么要用铜网包住镁条?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装有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OH)2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Ⅰ.某同学欲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他列出的实验用品为:硫酸铜晶体试样、研钵、坩埚、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有_________。
(2)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
A.试样中含有易挥发的杂质  
B.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C.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E.硫酸铜受热分解
Ⅱ.该同学发现硫酸铜晶体加热后变黑,查阅资料得知: 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现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有SO2产生,并测量产生的O2的体积。试填写下列空白:
(3)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5)停止加热时,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以下几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6)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
(7)Y为ⅥA族元素构成的气态单质,将Y和SO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简述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甘肃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