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__.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 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后溶出________.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答案
(1)abc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HCl气体或酸性气体
(3)无水CaCl2;偏低
(4)bd
(5)石蜡;CaCO3
(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 g
举一反三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2O4的质量为18.1 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 mL 3.0 mol/L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Li2CO3,则至少有________g  Na2CO3参加了反应.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了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用两种方法)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B.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C.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I、Ⅱ装置可制取收集气体(K2关闭,K1打开)
①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直接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______ (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锌和稀硫酸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C.浓氨水和氧化钙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②在不改变I、II装置及位置的前提下,若要制取收集NO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装置II内充满水;若要制取收集NO2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2)利用I、III装置可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①若要证明氧化性:KMnO4>C12>Br2,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②若要证明乙炔为不饱和烃,则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C中的现象为______.
(3)装置Ⅲ中使用球形干燥管D可防止液体倒吸,其原因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