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分)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个质量为ag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_________。 (2)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所选用针筒的最大刻度值应大于或等于_________(mL)。(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请把合适的答案编号都挑选出来)A.[(b-a)/84]×22.4×1000 mL | B.[(b-c)/31]×22.4×1000 mL | C.[(c-a)/106]×22.4×1000 mL | D.[(c-a)/106]×2×22.4×1000 mL |
|
答案
(1)Na2CO3(1分)(2)ABD(3分,答对一个给1分,答错一个倒扣一分) |
解析
(1)NaHCO3受热会发生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其中CO2 气体跑出,水也会蒸发掉。只剩下Na2CO3固体。 (2) 由题意可知(b-a)为Na2CO3质量,则[(b-a)/84]×22.4×1000 mL为NaHCO3体积。所以选项A正确。由(1)可知冷却后的总质量其实是Na2CO3和蒸发皿质量,所以(c-a)就是Na2CO3质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c-a)/106]×2就是NaHCO3物质的量,可算出[(c-a)/106]×2×22.4×1000 mL为NaHCO3体积。所以选项D正确。有题意可知(b-c)为NaHCO3与Na2CO3质量之差。由 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Δn 2 1 n(NaHCO3) (b-c)/62 可算出(b-c)/31就是NaHCO3物质的量,则[(b-c)/31]×22.4×1000 mL为NaHCO3体积。所以选项B正确。 |
举一反三
(2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待硬质试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 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5)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选填序号,下同) 。;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 ①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 ②Fe3O4和Fe ③只有Fe3O4 ④只有Fe (6)另一份用___ (填仪器名称)加入 ,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探究三】设计如下流程利用上述滤液制取绿矾晶体(FeSO4·7H2O)。 滤液FeSO4溶液FeSO4·7H2O晶体 (7)步骤I中加入洁净废铁屑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步骤II从FeSO4稀溶液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趁热过滤____、再过滤。为防止FeSO4变质,该流程中还需注意的问题有 。 【探究四】设计如下流程测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9)试剂b的化学式是 ____。 (10)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反应后硬质试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
(I)(4分)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甲、乙两方案。 方案甲:实验1:取少量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金属钠。 实验2:各取3mL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等物质的量的苯酚和乙醇,再投入大小相同的钠块。 方案乙: 各取少量等物质的苯酚和乙醇于试管中,均在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化后,各放入相同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已知:苯酚的密度为1.07g/mL) (1)方案甲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 (2)方案乙中观察到:在乙醇中,钠很快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且表面产生白色悬浮物,最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白色悬浮物为 ; ②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可能原因有 ____________。 (II)(12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结束后,要检验a中乙醇催化氧化的生成物,可加入 浊液并加热,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
(16分).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Ⅰ.装置B的作用 。 装置D的作用 。 Ⅱ.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 Ⅲ.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 (1)假设2的反应方程式为 。 (2)若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3: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则假设3成立。(写明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
(6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试管夹均未画出)。图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78℃),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处为无水CuSO4粉末,D处为碱石灰,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填序号)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地汽化成乙醇蒸气,常用的方法是 。 (3)写出B处的现象 。 |
(13分)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NaCl+H2SO4(浓)===NaHSO4+HCl↑
(1)试剂X是 。第二个洗气瓶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2)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是 。 [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 (填“偏高”或“偏低”) (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MgCl2·nH2O中n的值为 。 [实验三]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
| 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
| 温度/℃
| 粉碎方式
| 催化效果/g·g-1
| 1
| 70.97
| 20
| 滚动球磨
| 3.9×104
| 2
| 74.45
| 20
| 滚动球磨
| 5.0×104
| 3
| 74.45
| 20
| 振动球磨
| 5.9×104
| 4
| ω
| 100
| 振动球磨
|
| 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5)表中ω= 。 (6)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7)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