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钒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研究发现钒的某些化合物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CuO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

(19分)钒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研究发现钒的某些化合物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CuO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钒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研究发现钒的某些化合物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CuO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HM为有机萃取剂):
VOSO4 (水层)+ 2HM(有机层) VOM2(有机层) + H2SO(水层) 
步骤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步骤③中X试剂为                   
(2)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和       
(4)操作Ⅰ得到的废渣,用         溶解,充分反应后,                     ,(填写系列操作名称)称量得到mg氧化铜。
(5)为了制得氨水,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氯化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乙小组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
分析产生氨气的原因③                               
 
答案
(1)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2分);H2SO4(2分)
(2)ClO3-+6VO2++9H2O= Cl-+6VO3-+18H+(3分)
(3)氨气(或氨水)(1分);有机萃取剂(1分)
(4) 氢氧化钠溶液(1分)  过滤、洗涤、干燥(2分)
(5)①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分)② B (2分)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氧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知,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HM为有机萃取剂):
VOSO4 (水层)+ 2HM(有机层) VOM2(有机层) + H2SO(水层) ,萃取过程该平衡正向移动,反萃取过程该平衡逆向移动;步骤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步骤③中X试剂为H2SO4。(2)根据题给流程图知,步骤④为ClO3-将6VO2+氧化为VO3-,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VO2++9H2O= Cl-+6VO3-+18H+。(3)由题给工艺流程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氨气(或氨水)和有机萃取剂。(4)操作Ⅰ为溶解操作,二氧化硅和氧化铜不溶于水,得到的废渣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铜为碱性氧化物,故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mg氧化铜。(5)甲小组为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共热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乙小组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不加热制氨气,应选B装置;产生氨气的原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氧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4中的K2SO4、SiO2、CuO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氨气的制备及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举一反三
某绝热恒容容器中充入2mol/LNO2,发生反应2NO2N2O4△H=—56.9kJ/mol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s时NO2的转化率为75%
B.0—3s时v(NO2)增大是由于体系温度升高
C.3s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9s时再充入N2O4,平衡后K较第一次平衡时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一定容积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A2同时生成2n mol AB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B一定为气体
D.A一定为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__________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1,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3)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22.68kJ,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反应时消耗16g甲醇所产生的电能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的O2________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SO3)=0.35mol/(L·min)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