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A.加压         B.减压           C.升温    

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A.加压         B.减压           C.升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降低、c(A)增大,应采取
A.加压         B.减压           C.升温             D.降温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A、C不正确;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所以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降低,B不正确;由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增大,所以答案选D。
点评:外界条件条件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主要是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和2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s)+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HIn,可做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In(红色)H+ + In-(黄色)△H>0对上述平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加入盐酸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溶液显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D.加入NaHSO4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且a>b
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
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5℃时,将气体X、Y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Z,5min后达到平衡。其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表示为 X+3Y2Z
B.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C.前5min 以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01" mol·L-1·min-1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