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Ⅱ.

Ⅰ.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Ⅰ.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Fe2+、SO32-和I-都具有还原性。为了比较其还原性强弱,进行以下探究并回答:
(1)已知:①还原性:SO32-> Fe2+;②FeSO3难溶于水。
(2)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假设。
假设1,还原性:I->SO32-> Fe2+
假设2,还原性: SO32-> I- >Fe2+
假设2,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现对假设2进行探究。完成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以下试剂:0.1mol/L Na2SO3、0.1mol/L KI、0.1mol/L FeCl3、10%KSCN、新制饱和氯水、淀粉溶液、稀HNO3、1mol/L HCl、1mol/L BaCl2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及结论
步骤1:取1mL0.1mol/L Na2SO3和1mL0.1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氯水,振荡。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取1mL0.1mol/L KI和1mL0.1mol/LFeCl2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氯水,振荡。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BD
Ⅱ、假设3:还原性  SO32—Fe2+I
学生答题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不能按照氯水过量来设计鉴别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1 mol·L-1HCl 后再滴入数滴(少许) 1 mol·L-1BaCl2,振荡试管
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还原性:ISO32—
或: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假设2不成立
或: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假设1成立      
步骤2:(方法2)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荡试管
若不变蓝色,说明还原性:SO32—I
或:若变蓝色,说明还原性:ISO32—
步骤4:(方法1)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 ,振荡试管
若不变蓝色,说明还原性:Fe2+I
步骤4:(方法2)向试管中滴入少量10% KSCN溶液,振荡试管
若不变红色,说明还原性:
若变红色,说明还原性:Fe2+>I

解析

举一反三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        
20090304

 
(2)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  △H<0,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2分钟/mol
平衡常数
H2
N2
NH3
1
298
6
2
1.2
4.1×106
2
398
3
1
0.8
K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1的相对大小,K1_______4.1×106(填写“>”“=”或“<”);
②实验1中以υ(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B.υ(N2)(正)=3υ(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NH4Cl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NH4水解的缘故。则NH4Cl在重水(D2O)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SO2是硫酸生产的重要中间产物,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氧化生成SO3的反应为: 2SO2(g)+O2(g)2SO3(g)。

    ⑴将0.050 mol SO2(g)和0.03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 mol/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

    ⑶若2SO2(g)+O2(g)2SO3(g) ΔH=-197kJ·mol-1。现有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积不变的容器,按下表中数据充入气体并反应达到平衡,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数值分别为Q1、Q2、Q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容器

SO2(mol)

O2(mol)

SO3(mol)

热量(kJ)

2

1

0

Q1

1

0.5

0

Q2

0

0

1

Q3

    A.Q1 = 2Q= 2Q3= 197kJ

    B.在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mol S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97kJ

C.在上述反应中生成1mol SO3气体放热98.5kJ

    D.2Q1 ­= 2Q< Q3 < 197kJ
⑷氨水吸收工业制硫酸尾气中的SO2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燃煤烟气中去除率的有         (填字母)。
A.增大氨水浓度                B.升高反应温度
C.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    D.通入空气使HSO3转化为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1mol B,发生如下反应:4A(g)+B(s)3C(s)+4D(g)。在高温下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D的浓度为0.3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容器体积为10L,反应经2min达平衡,则以A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达平衡时A物质的转化率为      
(2)若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则逆反应的速率    ,容器中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相对分子质量M(B)>3M(C),温度升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4)在最初的容器中改充1.5mol C、4.4mol D,温度保持不变,要使反应达平衡时D的浓度为0.6mol·L-1,则容器的体积是    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
3A(g)+b B(g)3C(g)+2D(g),(b为3的正整数) 。
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
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B)=                    
(2)在温度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由下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