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A、B、C、D、E、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1)E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气体E的密度3.17g.L-1(标准状况),写出用石灰

(15分)A、B、C、D、E、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1)E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气体E的密度3.17g.L-1(标准状况),写出用石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A、B、C、D、E、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E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气体E的密度3.17g.L-1(标准状况),写出用石灰水吸收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由A、B、D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CH4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   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为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A、C、D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N2H4和H2O2 有广泛的用途
①N2H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氢氧化钾溶液。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已知:16 g液态N2H4(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320.75 KJ的热量。 H2O(1)=H2O(g) △H="+44" kJ·mol-1
2H2O2(1)=2H2O(1)+O2(g) △H=-196.4 kJ·mol-1
写出N2H4(肼)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略(2分)
(2)① 0.0030mol·L-1·min-1(2分) ② <(2分);   2.25×10-4 (2分) ③减小(2分)
(3)①N2H4+4OH→N2↑+4H2O+4e(2分)
②N2H4(1)+O2(g)=N2(g)+2H2O(1)  △H=-621.1kJ·mol—1
或N2H4(1)+O2(g)=N2+2H2O(g)△H=-533.1kJ·mol—1(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导热隔板,当拔起销钉后,两侧分别开始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隔板随之开始移动。

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
物   质
H2
Br2(g)
HBr
X
Y
Z
R
物质的量(mol)
2.0
2.0
5.0
设x
8.0
0.50
1.5

      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因为隔板的导热作用而调节反应器左右两侧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隔板始终左滑,一段时间后,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左端1/3处不动,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试回答:
(1)化学方程式中R物质的化学计量数n为(填编号,下同)       
A.3                          B.4                    C.5                   D.6
(2)若x=6.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为      
(3)若已知ΔH 1<0,ΔH 2<0, x分别为6.5和7.0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应分别达到平衡状态(Ⅱ)时,请比较H2体积分数(分别记作φ(H2)、φ(H2’))的相对大小         
A.φ(H2)>φ(H2’)                             B.φ(H2)<φ(H2’)
C.φ(H2)=φ(H2’)                             D.不能确定
(4)若x=6.5时,左右两侧反应体系达平衡后,设法向左侧容器中再充入a mol氢气,当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再次平衡时(隔板平衡点位置不变,下同)a的取值范围是       
(5)若x=6.5时,且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均达到平衡后,如向右侧反应体系中充入b mol氦气,片刻后,使容器两侧又均达到平衡。则右侧化学平衡将向         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移动;b的最大值应小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A(气)+2B(气) 3C(气)+D(气),能证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事实是
A.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容器内A、B、C、D浓度之比为2:2:3:1
C.A、D的消耗速率相等             D.D、C的生成速率保持1: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密闭容器中有H2O(g) +C(s)  CO(g) + H2(g)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①增大水蒸汽浓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逆”或“不”下同),CO的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增加H2浓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将    
(2)用注射器吸入少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 当活塞迅速向外拉时,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先变_____(“浅”、“深”或“不变”下同),后变______;最终和最初相比,_____更深(填“前”或“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5分钟时,升高温度,A、B、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则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_____(用图中a~c的编号回答)
(4)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发表如下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c.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效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