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
A
举一反三
下列赋税制度体现了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是[     ]
A、初税亩
B、租庸调制
C、地丁银
D、一条鞭法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初税亩以后,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     ]
A.100亩      
B.200亩      
C.300亩      
D.500亩
题型:安徽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   征”,其导致的结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春秋?公羊传》  
材料三  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   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女不闻乎?先   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   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四 管子(管仲)对曰:“相地而衰征(衰征:有等差   的征课),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请回答:   
(1)简释材料一中“初税亩”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   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是谁?他对季康子的主张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释材料四中“相地而衰征”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   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数是    [     ]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