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道数学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材料体现不出;B项明显错误;C项说法错误,个人的地位不是在猎鹿活动中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身份决定。材料中分配的不同,反应的是他们各自爵位的高低,反应的是等级秩序。故选D
点评:古代等级制度严格。相传在西周就有周公制定等级制度,以后各朝无不沿袭。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西周的分封制、秦时期的皇帝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等都需要把握。
举一反三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宗法制度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
A.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
B.以性别为基础进行土地分配的制度
C.以血缘亲疏与嫡庶选拔官员的制度
D.以血缘亲疏与嫡庶分封诸侯的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①居民仍有宗法观念              ②铸造业兴盛
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居民重视风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