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回答:
(1)请依据以上材料,填充表格空白。(12分,每空1分)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主要特点
历史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
王权至上,王位世袭;
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
 
 
材料三
 
 
 
材料四
 
 
 
  
(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2分)
(3)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2分。要求:标题尽可能简约、准确,反映中心问题)
答案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主要特点
历史影响
材料一
分封制
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或“国”与“家”紧密结合、王权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统一(答案其中一点即可)
开拓了疆域,巩固了周王统治
材料二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
王权至上,王位世袭;
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郡县制
隶属中央:地方长官由皇帝任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开创了中央政权管理地方的新模式,影响深远
材料三
三省六部制
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材料四
军机处
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
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2)趋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中央机构分化相权,强化皇(王)权。(2分)
(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表。(2分。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机构)简表。若只答中央集权、只答中央或地方一个侧面者、概括不准确者均不得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和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确定四则材料的所描述的是哪个朝代,那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些朝代的主要的制度或机构就比较清楚,而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历史影响也就比较明朗。
(2)地反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可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而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军机处的设立就是则是相权不断遭到分化,皇权的不断得到强化。
(3)表格主要围绕制度或机构展开的,而且都是属于政治方面的。
举一反三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①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