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宋太祖撤销殿前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最高级将领,而以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宋太祖撤销殿前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最高级将领,而以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变成为禁军的最高将领,合称“三衙”。“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北宋名臣李纲曾赞曰:“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祖宗之明智”。宋太祖还以文臣充任地方军职,实行以文制武。 …… 宋太祖设阶级法,明确军队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使各级军校,各司其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将帅绝对服从皇帝,军队绝对服从中央。……太祖还设立更戍法,以“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为军事部署的指导方针,因此大量禁军驻守外地。政府规定,除殿前的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诸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的驻地经常更换,轮流戍守边陲。 -----摘编自顾吉辰《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威的举措》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采取的军事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太祖的这些措施。(9分) |
答案
(1)军事措施:调整军事机构,设立禁军,将军权分握兵、调兵、统兵三部分,以文臣任军职;设立阶级法明确尊卑关系,设立更戍法,经常更换禁军的驻地。(6分) (2)评价:军权的分散,以文臣任军职等做法保证了皇帝的军权,防止地方形成割据势力;阶级法的实行,使下级服从上级,军队服从中央;更戍法的实行,避免军队与地方的勾结,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9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撤销殿前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最高级将领……合称“三衙”” “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以文臣充任地方军职” “设立更戍法……禁军的驻地经常更换”进行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辩证的评价宋太祖的这些措施。保证了军权操之于皇帝,有利于防止武将专权,防止地方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但是也造成军队战斗力衰退,是造成此后北宋出现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 |
举一反三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元朝这样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进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加强统治 | C.地方分权的方式便于管理元朝空前广大的疆域 |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引自《前汉书》卷六十四上)为什么说主父偃的建议是“计”?因为A.它不仅有利于刘姓政权而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 B.它既提高了诸侯国的地位又满足了诸侯子弟 | C.它以宣仁孝之道为由而行削弱诸侯力量之实 | D.它用加强地方权力的办法来巩固中央的控制 |
|
1870年,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史皮尔在这里所称赞的是A.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 B.中国的科举制度 | C.中国的民主政治 | D.西方的民主制度 |
|
(26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
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有饶”的目的,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向农民贷款 ②向富裕大户征收免役钱 ③设三司统管财政 ④延续唐初实行的均田制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