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科举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兴起的重要的制度,与此相关的三省六部制也需要掌握。
举一反三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实施干部监督制度会议上的精彩言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魏晋时期的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九品中正制是依人的品德和才能划分等级的用人制度
C.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D.宋初中央派通判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让文官对其监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男女找对象时奉行“门当户对,资财相当”,否则即使感情深厚也会活活地被父辈拆散,这种“门当户对,资财相当”的观念与下列哪一制度体现的观念基本相似    (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     )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118页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3分)
(2)宋代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2分)
(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2分)
(4)元曲由哪些部分组成?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3分)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麽画?(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监察为主要职能B.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C.属于地方行政区划D.分为13个主要监察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