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阅读下列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的论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阅读下列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的论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政府和汉代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是采用委员制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所以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便是一个美国模式的民国。……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黄炎培:“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和黄炎培的谈话(1945年7月) 请回答: (1)钱穆对唐代政治的评论,其历史依据是什么?近代有学者认为:从唐代中央政治特点来看,中国古代也存在民主成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这句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模式的民国”的表现和结果。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4)材料三中***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史实说明“新路”的特点。 |
答案
(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不同意。三省分权和制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如答同意,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表现: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结果:失败(徒有共和虚名)。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 (4)特点: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解析
第一问考察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并进一步把握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第二问考察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所起的作用。第三问材料反映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走的是向美国学习的道路,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并未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第四问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各项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 |
举一反三
《日本国史略》记载:“阿倍仲麻吕……从遣唐使西游,为留学生……性聪敏,好读书, 唐玄宗爱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书监。”该材料说明 ( ) ①唐朝政府任用外国人做官 ②中日两国友好交往 ③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 ④唐朝是一个开放 的朝代 |
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原因是儒家思想适应了A.大一统的需要 | B.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 C.民族关系发展的需要 | D.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 |
|
对君主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关系,唐太宗与明太祖的认识截然相反。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矛盾的 | B.两者都坚持君主专制制度 | C.最高决策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 D.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中国古代察举制与科举制最大不同在于 |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列侯。这些被分封的土地来源于 ( )A.皇帝占有的土地 | B.新开垦的荒地 | C.兼并农民的土地 | D.原王国的部分土地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