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昭君出塞
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原因和两汉时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3)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4)请你对上面两首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
答案

(1)汉初采取和亲政策。
(2)历史原因:战国时期,匈奴势力扩大,经常南下掠夺;秦王朝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匈矛盾。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
(3)积极意义:①和亲政策在当时是进步的,加强了汉匈两族的友谊和交流。②王昭君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幸福,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安宁。③出塞和亲,使边塞烽烟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
(4)评述:两诗都颂扬了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友好的决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则是不正确的。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皆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第(1)问从图中可知是“和亲”;第(2)问从战国、秦和西汉初期总结答案;第(3)要问注意是“积极意义”;第(4)问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作答。
举一反三
西汉在地方实行编户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
A.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的一体化
B.税种单一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D.实行的是秦朝的征税办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①察举 ②皇帝征召 ③按军功授爵 ④奖励耕织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天的深圳特区在元朝时应属于
A.广东行省B.湖广行省
C.江西行省D.江浙行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明太宗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置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臂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财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宰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和相权关系的异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对宰相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转运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