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A.新中国成立B.进行了土地改革C.实行了农业合作化

1951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A.新中国成立B.进行了土地改革C.实行了农业合作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1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新中国成立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实行了农业合作化D.建立了人民公社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的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材料里有关键词:1951年、刚分到的土地等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故选B。
举一反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剥削制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国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改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全国开展的标志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1分)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指出材料三中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材料四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五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