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材料二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材料二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材料二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借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回答:
(1)材料一、二中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各是怎样?有无本质的区别?为什么?(6分)
(2)材料三认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此你怎样认识?(6分)
(3)谈谈你对材料四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2分)
答案

(1)态度:汉哀帝把宰相视为股肱,放在很高的地位;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权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是大多数君主并没有总结这一教训。(2分)没有本质的区别。(2分)因为重视宰相的作用和贬低宰相的作用都是从巩固其统治考虑的。(2分)
(2)职权:隐然执政之府矣。(2分)
认识:这种观点仅仅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军机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这一本质。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4分)
(3)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2分)
解析

本题围绕古代中国政治中丞相制度的存废问题展开,材料体现了人们对丞相制度的不同看法。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这些不同的观点来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因此解答此题要注意和时代背景相结合。(2)要注意认真阅读解读材料,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要准确和全面。(3)谈自己的认识要紧扣主题,不要漫无边际。(4)对问题的看法既要看到其表象,更要看到其本质。
举一反三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 (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三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分)
(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4分)
(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
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
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4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2分)
(3)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试以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史实为例扼要加以阐述。(6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两种都答按第一种给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展示的四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1分)图中的齐、鲁等国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同时,齐、鲁等国的国君们应当履行哪些义务?(3分)
(2)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行政区划制度?(6分)
(3)中国古代行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据上述材料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6分)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2)材料二到材料三官职设置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汉代到元代中央官制的设置上有何体现?举一例说明。(4分)
(3)你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有何弊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史上兵民合一的制度有①府兵制②均田制③猛安谋克制度④八旗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