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材料三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如,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3分) (2)材料二中美国政权的权力中心是什么?有何目的?(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有哪些?(1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4分) |
答案
(1)思想:古罗马法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3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给分) (2)权力中心:总统。(2分)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4分) (3)显著特点: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6分)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6分) (4)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4分)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第(1)、(2)问,应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的前两小问,也应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后一小问难度较大,主要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太宗时)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背景指出,在地方长官的任用方式上,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此变化有何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4分)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察举是推荐官员制度。……具体做法,……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因此,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之后,均须考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6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分) |
我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礼仪制度的发展历程是历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编钟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音响,编钟是西周高级礼乐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西周时,礼乐制度还能正常地维持,在高级礼仪活动中,器乐演奏要按严格的礼乐制度来进行。其中所谓的“金奏”,是编钟、鼓、磬的合奏。“金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
材料二 春秋时期,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孔子听说后,便愤然指责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材料三 按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汉唐高级官员谒见皇帝时赐坐,宋代只能站着,明清必须跪下,清朝所跪时间最长,以至大臣都备特别的护膝。 材料四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发布文告,宣布“废止跪拜”,改行鞠躬礼。 材料五 2008年初,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拜季羡林为师,行跪拜礼;同年,笑星赵本山在“本山影视基地”举行收徒仪式,徒弟们挨个跪拜、敬茶……这引起是否是封建残余的争议。跪,还是不跪,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礼乐制度的特点?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鲁国季氏的做法说明了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趋势?材料四体现了《临时约法》中的什么原则?(4分) (4)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五现象的看法。(2分) |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 文官
| 武官
| 带饰
| 一
| 仙鹤
| 狮子
| 玉
| 二
| 锦鸡
| 狮子
| 花犀
| 三
| 孔雀
| 虎豹
| 金钑花
| 四
| 云雁
| 虎豹
| 带饰
| 五
| 白鹇
| 熊罴
| 银钑花
| 六
| 鹭鸶
| 彪
| 素银
| 七
| 鸂鶒
| 彪
| 素银
| 八
| 黄鹂
| 犀牛
| 乌角
| 九
| 鹌鹑
| 海马
| 乌角
|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小题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分) 小题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5分) 小题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
(20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11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 上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9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