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筑宽广的“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公元前212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筑宽广的“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公元前212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筑宽广的“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一条由咸阳直向北伸的“直道”。这条直道由咸阳经过上郡、云阳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了配合驰道的修筑,秦王朝还统一了车轨,即统一车辆的轮距。
——据郭志坤《秦始皇大传》
材料二 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入安东道;二曰登州(今山东蓬莱)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入回鹘;五曰安西入西城道;六曰安南(今越南北部)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新唐书 地理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朝政府为发展国内交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秦朝和唐朝的交通发展,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答案
(1)措施:修筑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轨。影响: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的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发展:海、陆路交通畅通,开辟了通往边地少数民族地区的道路;陆路和海路远达亚、欧一些国家。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
(3)作用:改善社会生产环境和条件,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解析
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立和谐社会及发展对外交往的前提,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此问题。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两个重要朝代秦朝、唐朝在交通方面的成就。第(1)问要求学生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中找出秦朝发展国内交通的措施及其积极作用。第(2)问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3)问说明重视基础建设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 明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宣德以来,吏治已渐趋腐败,中称“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贪污成了官场积习,连负有监察职责的御史亦贪纵无忌。             
——《明朝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宣德以来“贪污成了官场积习”的具体原因。
(4)你认为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的根源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最主要的是                                        (   )
A.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B.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C.惩治贪污腐败,加强政权建设D.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调整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朝礼制规定,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右图是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金缕玉衣。根据已学知识推断,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
A.秦朝末年B.西汉初年
C.汉武帝时期D.西汉末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他坚持直笔记事,甚至敢于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迷信神仙”,因此他写的史书历来被视为“信史”。他是    (  )
A.司马迁B.班固C.刘知己D.司马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