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  ④均田制的推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  ④均田制的推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  ④均田制的推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均田制的推行最早推行于北魏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均田制,因为此时的井田制尚未完全瓦解,国家不能实行均田,所以④的内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A项。
举一反三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
材料二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半,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材料三 张謇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
1913年张謇在就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时,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
——摘编自 熊映梧《对中国近代几种富民强国主张的评说》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及其严重后果。(4分)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2分)李鸿章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他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提出的实业发展主张。(4分)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张謇的实业主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①粟   ②水稻   ③玉米   ④ 小麦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B.中国的资本主义
C.自然经济D.自然经济和中国的资本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漕渠
C.都江堰D.白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