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结果。(4分)
(4)材料四反映封建土地制度到明清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1)井田制。(2分)
(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2分)生产力的发展。(2分)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3分)
(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封建政府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2分)但是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所以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2分)
(4)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2分)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土地制度,(1)材料一中“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涉及的是西周时期推行的井田制,属于土地的国有制度。(2)在材料二中“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反应的是废井田,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影响从两个角度分析,其一是积极角度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其二 是在封建社会后期造成了土地的兼并,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3)在材料三中展现的是土地兼并的结果,封建统治者也曾试图去解决,但是其封建土地的私有制决定了其是不可根除的。(4)在材料中“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反映的是明清时期买田置地的情况,反应了土地制度的继续强化,其影响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即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本题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咸丰年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的生存面临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殖民当局从山东等地诱骗和捕捉当地农民到东北的矿山等充当劳工,到1940年达到130余万人;1942年至1944年每年也有百万以上的华北劳工到东北。
材料三 建国初期,政府号召关内的人们主动到关外进行“垦荒建设”。据资料记载,1956年,仅山东省就组织了10余万青年开赴黑龙江。到60年代初期,山东农村又出现了一次自发的规模巨大的闯关东潮。
材料四 (山东移民的到来使关外)土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丰于内地……山东人励精克己,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流通。而在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概括晚清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两个时期山东人移民关东的性质有何不同?(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的主要原因(   )
A.创制耒耜,“能殖嘉谷”  B.使用大镰收获  
C.使用铁铧犁D.推广牛耕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的地区是 (   )
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说明(    )
A.商周时期牛耕出现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C.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D.西汉时期犁壁发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