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一个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17分)材料一:“天宝十载,广陵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一个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17分) 材料一:“天宝十载,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大风,驾海潮,沦江口大小船只数千艘。” ——《旧唐书》卷三七《五志行》 材料二:唐文宗曾下诏:“南海蕃舶本以慕华而来,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悦。……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往来流通,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税率。” ——董浩《全唐文》卷七五《病后德音》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清·雍正帝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扬州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材料二体现了唐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清政府与唐政府形成鲜明对比,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清政府的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8分) 材料三:《民国初年沪杭宁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的行业是什么?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些行业?(6分) 材料四“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有利因素。(3分) |
答案
(1)表现:水运发达;商船贸易繁荣。(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唐政策:鼓励对外贸易。(1分) 清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2分) 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 (2)纺织业和面粉业。(2分)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战争的需求,给中国的粮棉商品出口提供了机会;江浙一带纺织和粮食加工的原料资源丰富。(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地理优势:近海和交通便利;经济条件优越,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政策优势: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人才资源优势:是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长期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允许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交通和贸易两个方面可归纳出表现;唐代经济政策可由材料中提取出来;清代的经济政策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危害”应从海外贸易、资本主义萌芽、科技、生产力、中国落伍等方面考虑。 (2)问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示意图中不难判断出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面粉业,此问审题时一定要认真,稍不注意就会答成集中在什么地区;“原因”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等角度即可答出。 (3)问是开放性的问题,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发散性思维。根据时间信息,从政策、地理、历史等角度阐述,作答时注意层次化,点尽量要多。同学们在回答原因、影响类的设问时,角度一定要多,平时多培养发散性思维。 近代中国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浦东的开放开发 |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 | B.粉彩瓷器、白瓷 | C.青瓷、白瓷 | D.白瓷、青瓷 |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技术垄断成为行业规范 |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 C.纺织业产品主要进入市场 |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
|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国,自之薛 (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匠愿意为统治者服务 | B.工匠积极性高 | C.中央集权的作用 | D.市场需求 |
|
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