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山东淄博第一次摸底,18)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富盛名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山东淄博第一次摸底,18)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富盛名 |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 C.明代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 | D.清代我国发明彩瓷 |
|
答案
D |
解析
在明代,我国已经发明了五彩瓷,到清代,彩瓷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珐琅彩。故D项说法不正确。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纟壬,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于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
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能够说明当时( )A.妇女社会地位地下 | B.官吏生活比较腐败 | C.家庭手工业占手工业主导地位 | D.丝织业比较发达 |
|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织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 ①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出自给自足范畴 ②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 ③松江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城市 |
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 B.麻、棉、丝 | C.丝、麻、棉 | D.麻、丝、棉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