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

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市署是为了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而设的,与重农抑商没有必然联系,交子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丝绸之路没有必然联系,汉代就开始了官营制度,与海禁也没有联系,所以B、C、D都不正确;会馆是某一地域商人集散、住宿等的专门场所,与商帮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选A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是珍藏于安徽大学的反映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情况的文物资料。

(1)依据材料一概述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情况。(6分)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大多采用这份商业合同书作为典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合同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二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8%—10%企业没有丝毫热情。因为这种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20%—50%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国家不是按照本应去做的那样保护其新生工业,而是根据一种古老的本能反应去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政治功能凌驾于其他一切的特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经历,解释了这些传统的行为。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绝不是因为中国对自由民主的不“成熟”,而是因为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8分)
材料三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90年代初,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美国对华投资情况及吸引美国投资对策报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古徽州,即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 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据此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徽商和晋商都是商帮的突出代表
B.徽商和晋商的财力都十分雄厚
C.徽商和晋商都有各自的经营范围
D.徽商和晋商都崇尚节俭与诚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A.城郊“草市”的形成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实
结论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汴路即事》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陆游《入蜀记》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上述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