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

“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吨。”下列表述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
①明朝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③新航路开辟对白银流入起到推动作用 
④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明代赋役征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故①②③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明清时期不可能出现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的情况,排除④,答案为A。
举一反三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为市日,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①城镇商业繁荣 ②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⑤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⑥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明清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 宋代的“市”: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