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各城或建筑高峻城墙,或挖掘巨大壕沟,或利用天然屏障。
陕西岐山风雏村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四合院遗址,凸显着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封闭内敛的典型的“深宅大院”的空间序列,以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着伦理秩序。
风雏村遗址四合院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时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并概述西周城市和民居建制中反映出的社会特征。(4分)
材料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成的。西方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生产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企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庇护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并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8分)
答案
(1)职能:政治、军事中心;(2分)特征:宗法分封制为核心,以礼制维护秩序。(2分)
(2)表现:城镇商人聚集,交易金额巨大,专业分工不同,分布数量密集。(4分)影响: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2分,若答“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也可得1分)
(3)原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随着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较早接触到西方先进的近代工业技术;便于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免受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和损害。(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作用:是了解、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唐代以前的城市都是政治军事中心,经济功能隶属于政治功能;从材料“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封闭内敛的典型的“深宅大院”的空间序列”可以看出相关的社会特征。(2)从材料“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白银动以数万计”、“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等信息可以找到答案。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3)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的比较好,自然经济瓦解的较早等一系列的因素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较早的产生于此;作用可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古代在唐代以前,城市主要是以军事和政治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不强,在宋代以后经济功能逐渐的增强,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近代,在列强的冲击之下,民族工业产生并且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选购商品到三更半夜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用纸币购买瓷器D.可以去会馆看望同乡友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坊市分开  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    )
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
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
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
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