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材料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city-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材料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city-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
材料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city-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形态的城邦。中国春秋以前的诸侯国也可以视为一种城邦形态。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这就是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
(1)比较中国古代城邦和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完成以下表格。(4分)
 
春秋以前的中国
古代希腊的雅典
主权归属
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官员的产生
 
抽签和选举
土地所有权
 
公民的私有土地
工商业状况
规模小,官府控制
 
材料二 长安和7—8世纪的主要城市首先是贵族和官府的城市,那里的国家政权权力将所有的商业活动都置于其严格的控制之下,但开封(北宋东京)却提供了商业生活和消遣娱乐活动占突出地位的居民区的第一个例证。政权机构及其人员从这个时代起就与大部分是由平民组成的典型城市居民保持着直接接触,而经济发展高潮也突破了所有那些倾向于使城市保留其贵族特征的古老规则。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代长安和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的变化。(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城市化最早起步和首先完成的国家。1851年人口普查表明,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2%。法国的城市化始于19世纪初,由于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直到1931年法国城市人口才占到全国人口的51.2%。美国的城市化同样始于19世纪初,同样拖延了一个多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西部存在着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吸收了大量的人口。美国在1920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以来促进西方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因素。(2分)与英国相比,为什么法国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2分)
答案
(1)(4分)
 
春秋以前的中国
古代希腊的雅典
主权归属
 
城邦的全体公民
官员的产生
宗法制度和世亲世禄
 
土地所有权
作为国有土地的井田制
 
工商业状况
 
工商业发达
(2)变化:唐都长安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居民区分开;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宋朝东京坊市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4分)
原因:城市从官僚贵族化到平民化;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3)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进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2分)
缓慢的原因: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的影响。美国、法国农业经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比较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即夏、商、西周时期和古希腊雅典的社会状况,填写表格。
(2)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宋朝“市”的变迁。原因可直接依据材料二分析:政权机构及其人员平民化;经济发展高潮突破了古老规则。
(3)由材料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法国由于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美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西部存在着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吸收了大量的人口。
点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举一反三
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张晓市”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工商业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①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出现 ②沿海外贸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③制瓷业中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④政府垄断盐、茶等商品的经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3分)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5分)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 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富饶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
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
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
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专门的( )      
A.贸易场所B.娱乐场所
C.学校D.旅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