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

(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政府庇护卖国诸贼,主签亡国条约。北京学生为国请命,突被滥捕毒刑至400 余人之多,高压毒手,显非空言所能挽回。此间工商界全体,于本日起一律辍业一日,誓不反顾,乞与应援,涕泣布闻。”                 (“上海商学工报联合会”通电)
材料四 中国取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举办国的突破。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2010年世博会将成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它将极大地扩大国际展览局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推动国际展览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普及。
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娱乐活动将达到2万场,而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300多个地方传统剧种、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将成为上海世博会2万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华文化。上海世博会特别鼓励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创作品在世博会上进行首演,人们共同期待着上海世博会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继往开来的一个崭新起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出宋代以来上海城市变化的趋势。从这一趋势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从宋代以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4分)
2.材料二中图一工厂的出现与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些事件有关?图二中的建筑是上海的一处有名的旅游景点,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从历史和建筑风格的角度来向游客介绍该建筑。(6分)
3.材料三中的“北京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上海的工商学报势力介入该事件的方式是什么,对事件的结果有何影响?(6分)
4.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的原因?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华文化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32(22分)
(1)趋势:渔村 小镇 大都会(2分)
变化: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或者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2分)
(2)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分) 
风格:中西合璧的特色(2分)
历史: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这里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分)
(3)北洋政府,(2分)方式:罢工、罢市、罢课。(2分)影响: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2分)
(4)原因:
经济:由于我国近年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分)
政治:是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结果。(2分)
目的: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水平和在世界的影响力。(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诗中提到“草市”最早出现于
A.秦朝B.六朝C.唐朝D.宋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商人
工人
佃农
自耕农、地主
占总人口比例
10%
30%
36%
24%

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表现
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D.会馆是政府设立的处理商人与政府关系的机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   )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32分)
材料一:“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一一《艺文类聚》卷六三引《博物志》
料二:……遂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总管五均的官)。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徒贸易之人,位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一一《平山堂记》
材料四: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替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五:北宋东京城

街南桑家瓦子①,……其中大小勾栏②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注释】①瓦子:宋代城市中的民间娱乐场所的总称。②勾栏:各个具体游乐场所、剧场,因四周围以栏杆、故名。  
(1)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职能有何变化?(6分)
(2)材料四、五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8分)
(3)与材料二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6分)
(4)材料六中反映北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8分)
(5)阅读材料二至材料六,你对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有何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