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

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
小题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小题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小题3: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首次提出“废止缠足”并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小题4: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小题5: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半两钱(见右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  
  
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
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
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