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

18世纪“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世纪“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这是导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发展壮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同时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使西方国家实力急速提升,中西方实力差异逐步拉大,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并未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所以B项说法错误,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答案选B。
点评: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解答要注意思路和方法。一般而言,否定式选择题的设问是体现其题型特征的场所,设问中往往会有诸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发生的”等字样,但也会出现比较隐蔽的设问方式如“违背了上述观点”“不会出现”“不包括”等。解题时一般采用排除法最为快捷有效,当然也可以采用直选法,即根据自己对史实、历史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认识,直接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举一反三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无为而治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广州的经济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过安州一处对外通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材料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胡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②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③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我向你们,也像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元
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②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4分)
③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体现了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是(   )
A.若不准开工厂,则工作之人无以资生
B.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C.缙绅家之女(婚姻)唯才是计,不问非类
D.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B.小农经济的脆弱
C.海禁政策的恶果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