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民从事农业则“公法立”,社会就会安定;相反,如果人民“舍本(农业)而事末(工商业)”,就会招惹很多是非,故①③正确。②项明显错误;④项错误,作者主张重农抑商的目的并不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而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点评:在古代统治者出于稳定统治的目的,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这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阻碍社会的进步,以至于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发展缓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最终造成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
举一反三
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 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宋明理学 | B.重农抑商 | C.工商皆本 | D.封建君主专制 |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下列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 B.君主专制强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 C.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自卫 | D.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业发展 |
|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94%
| 秦 汉
| 117(全国)
| 1048.35
| 5.72
| 94%
| 魏晋南北朝
| 122(北方) 215(南方)
| 1167.7
| 3.85
| 90%
| 隋 唐
| 124(北方) 328(南方)
| 1450.92
| 6.42
| 90%
|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3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1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后,马嘎尔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 【材料二】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10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马克思于1853年所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三】“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便知道从前的弓箭刀戟,不能够和外国的洋枪大炮相抵抗,便明白欧美的新文明,的确是比中国的旧文明好得多……中国一般有思想的人,便知道要中国强盛,要中国能够昭雪北京城下之盟的那种大耻辱,事事非仿效外国不可。不但是物质科学要学外国,就是一切政治社会上的事,都要学外国……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这是中国政治思想上一个最大的变动”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嘎尔尼访华时英国正经历着怎样的经济巨变?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后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中“惊心动魄的革命”指什么?材料认为导致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革命者在向“文明世界”学习时提出了什么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集中体现在什么法律文献中?其民主政体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潮流?(1分) |
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 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 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 |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