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

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黄宗羲也说: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是非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是内阁,另设监督和咨询机关(即“学校”),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 ——整理自《维基百科》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 “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请回答: (1)材料1中所说的这一“时代”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概括这一时代最突出的历史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顾炎武、黄宗羲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陈独秀的思想主张的源头是什么?在当时陈独秀倡导这一运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四中“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特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百家争鸣;社会转型(或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
(2)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高度的君主专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文化的专制(八股取士)、李贽思想的影响。
(3)欧洲的启蒙思想。反击了尊孔复古逆流;为进一步思想解放创造条件。
(4)“两个凡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升。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只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是指[     ]
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