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汉书 董仲舒传》 |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李贽《藏书》 |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
——李贽《焚书》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主张:反对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的出现。 (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
举一反三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 |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
董仲舒应对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
|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
[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洪秀全的《天父诗》:“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确错无主错。”这首《天父诗》宣扬的思想实质是 |
[ ] |
A.男女平等思想 B.封建迷信思想 C.三纲五常思想 D.基督教思想 |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对策 |
[ ]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