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二: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二: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二: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除徭役赋税)。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装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          ——班固《汉书?儒林传序》
材料三: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以下是摘自其著作《大教学论》的部分章节标题第一章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 的;第三章 今生只是为永生作准备;第四章 为永生作准备有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第六章 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第八章 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走上仕途的两条途径,分析汉代太学建立对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夸美纽斯主张的学校教育目的是什么?分析夸美纽斯思想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学校教育目的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容:儒家经典。特点: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途径:察举制和博士弟子通过考试。影响:将学校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官僚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少数下层出身的子弟也有入仕的机会。
(3)目的:直接,使人获得发展,根本,为人的永生做准备。特点: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4)“略”(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
A.法家         
B. 道家            
C.墨家          
D.儒家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题型:江苏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提升儒学地位,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重用儒生     ②设置太学     ③注解四书     ④表彰六经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所学校,创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它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它”是指[     ]
A.孔子兴办的私学          
B.太学的设立
C.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D.明朝的国子监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开始于[     ]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