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分)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分)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分)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们是一致的。西汉时期,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6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6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4分)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6分)如果要给以上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2分)
答案
(1)战国改为春秋,一致改为对立,休养生息改为强化中央集权(或大一统)(6分,每点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影响: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以儒学为主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进步。但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6分,只答出一个方面的最多只得4分)
(3)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4)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民平等;限制君权,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决策正确;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批判陈腐的伦理纲常等。(6分,前三点每点2分,如答出第4点可适当加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标题:儒家思想的演变。(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西汉时期,为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
(2)注意材料信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大意是说凡是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内的,不是孔子所传下来的学问(儒家),要断绝他们的进身之道(诸子百家之学),不要使他们的学说并进。邪僻之说不行于世,然后统治的法度可以统一明了,百姓知道应该如何做。这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再一分为二的回答影响: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以儒学为主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进步。但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原文大意是说:至于谈论天下的道理,要众多精妙细致入微,而又各有侧重,从古到今,不能够改变,这样的事只有古代的圣人才能做到,因此,他们所有的言行,没有不可以成为全天下后世人不变的真理的。
反映了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4)原文大意是说: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认为工业和商业是所有产业中最不重要的,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工业可以提供君王所想要的东西,商业又使他想要的东西可以买得到,工业和商业也都是重要的行业啊。说明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结合所学知识,他还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民平等;限制君权,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决策正确;提倡经世致用,批判陈腐的伦理纲常等。以上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举一反三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中国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B.由外向内辐射
C.多向交汇型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