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新制度的确立、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1689年《权力法案》的颁布,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确立了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标志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材料中乔治三世表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故选B。
举一反三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主人公的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形从侧面说明(  )
A.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不掌实权B.首相就职前需得到英王任命
C.英国国王对首相人选有最终决定权D.《女王》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说明
A.政府对议会职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D.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书说: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的是
A.经济上: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B.政治上: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C.思想上: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D.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工业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6月27日,英国王室官员再度“哭穷”,王室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要解决经费问题的正常途径是
A.向全国直接征税B.向议会申请拨款C.向英联邦国家募集D.向联合国要求援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