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势力的较量(12分)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这时行刑乐队奏起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路易十六)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

新旧势力的较量(12分)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这时行刑乐队奏起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路易十六)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新旧势力的较量(12分)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这时行刑乐队奏起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路易十六)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圣路易的儿子,你升天吧!”铡刀落下,国王转眼身首异处……

为了巩固帝位,拿破仑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当庇护七世在隆重的时刻举起很大的皇冠要给皇帝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里夺过皇冠,自己戴上,接着,他的夫人约瑟芬跪在……

问题:
(1)这两件事情分别发生在哪一年?这两件事情对法国历史的进程来说有什么进步意义?(6分)
(2)一个戴着王冠的脑袋掉下,一个脑袋上戴上了王冠。这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6分)
答案
(1)分别发生在 1793 年和 1804 年。对法国历史的进程意义:路易十六被处死,是法国大革命深入的产物,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一道,成为大革命中封建专制制度被铲除的标志。拿破仑称帝不是封建君主制度的复辟,而是资产阶级稳固自己统治需要的产物,它有助于资本主义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和革命成果的巩固。(6分)
(2)因为戴着王冠的脑袋是封建的脑袋,它被革命砍下了;处死路易十六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一个里程碑;脑袋上戴上的王冠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王冠,资产阶级需要一个铁腕人物来稳固统治,从而出现了拿破仑戴上王冠。这一切是法国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当时社会条件的必然产物。(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时间:根据材料中的路易十六就可以知道这是指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然后结合所学即可写出时间,第二件是是拿破仑加冕称帝的史实,结合所学也可写出其时间。意义:应该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被扫除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角度来分别写。
(2)联系:首先要明确路易十六代表的是封建王朝,而拿破仑则代表着资产阶级;然后再从两个事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去分析,最终可以得出结论这都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导致的结果。
举一反三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这是在评论近代哪国的宪法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意志帝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两幅德国不同时期版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的成立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图1结束于二战后,该时期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体为联邦制
C.图2的联邦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成为战后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D.图2由于民主德国最后并入联邦德国使德国再次完成统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未来社会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诗歌《自卫吧,巴黎》其中的一段:你可曾听见敌人的步伐?/巴黎,多么沉痛的惩罚!/这就是第二帝国造成的恶果:席节溃败,手忙脚乱。/但是,你能阻止敌人进犯!/自卫吧,巴黎,自卫吧!……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B.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C.普法战争D.《1875年宪法》的颁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