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之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之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之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答案
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在帝国主义不断加深侵略和洋务运动宣告***的情况下,一部分开明官傣、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民族危亡。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特别是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民族资产阶级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形成了当时一大思潮。(6分)
分析评论:
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2分) 
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2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一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支持封建军阀混战不休,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傣资本主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3分).
解析
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可从甲午战后各阶级的救国行动、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一战影响、辛亥革命的促进等各方面分析。对这一主张的评论应结合这一主张的进步影响、一战后各实业团体的遭遇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08孝感第二次统考)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
A.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办厂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但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他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于1895年开始,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张謇这些个人活动的社会大背景是                              (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长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读图:下图是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明朝南京商业的繁荣景象。这里街市店铺林立,店铺前悬挂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川广杂货”“万源号通商银铺”“京式靴鞋店”“南北果品”等招牌。
(1)根据图3和说明概括明朝南京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
(2)进入近代以来,长江流域地区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抗争和探索的过程。请从近代
前期列强侵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近代化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