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7分)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请回答:(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

读图回答:(17分)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请回答:(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17分)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5分)
(3)你如何看待图三的措施?(4分)
答案
(1)图一反映的是天主教的特殊地位和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采取应对措施,如烧死“异端”。 (8分)
(2)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使人们认识到信仰问题不能靠武力解决。(5分)
(3)迫害“异端”的行为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但信仰问题是不能靠武力解决的。只有实行宗教宽容,才是解决宗教纷争的有效途径。(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图一反映的是天主教的特殊地位和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引起了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图三反映的是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采取应对措施,如烧死“异端”。
(2)结合所学知识,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但是暴力冲突也使人们认识到信仰问题不能靠武力解决。
(3)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战争、教派纷争不断,有识之士要求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点评: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方式和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一反三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成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其中与“资本主义精神”不相符的史实是
A.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对黄金的渴望
C.持续400余年的黑奴贸易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大量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北欧地区是必然的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
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17年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
C.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描绘了自由、平等的蓝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个“权威”是指天主教会及其神学
②第二个“信仰”是指路德创立的新教派
③“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指一些教士脱离教会
④马克思用辩证方法分析了路德改革的双重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