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在那些独领文明风***的地区之后冠以“时代”二字,有人因此将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

人们常在那些独领文明风***的地区之后冠以“时代”二字,有人因此将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们常在那些独领文明风***的地区之后冠以“时代”二字,有人因此将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地中海地区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以地中海为中心地区,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文明曾影响到广大的周边地区, 南及撒哈拉,东南至红海地区,东北至黑海地区,西出直布罗陀海峡,北至高卢与英伦三岛。时间长达几个世纪。因此,被人们称为“地中海时代”。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与中国》
材料二 在1842年刊行的《海国图志》中有如下记载:“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目,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荚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
材料三  20世纪初,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地中海时代”在政治文明上的重大贡献。(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比分析导致意大利“富强不再”和英国“迅速崛起”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你认为“太平洋时代”真的到来了吗?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阐明理由。(4分)
答案
(1)贡献: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法治。(4分)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失去商业垄断地位;英国则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2分)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邦国
林立;英国内政统一,社会安定。(2分)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扩大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分)
(3)①“到来”说。政治上: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一超多强”
的局面,太平洋沿岸的美、日、俄、中均跻身其中。经济上:二战后美国经济保持首位,亚洲经济崛起。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先后成立,太平洋地区各国间经济联系密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没到来”说。二战后欧洲重新崛起,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
70年代西欧和美国、日本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两极格局解体后,欧盟成立,
由经济一体化迈向政治一体化,欧洲仍是“一超多强”中的重要力量。
(能结合史实分析得1-2分,同时还能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阐述得3-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地中海时代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其在政治上的最主要的成就是古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意大利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商路发生了改变,有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迅速的进行了对外扩张,势力增强。(3)此题观点认可哪一个都可以。主要是要言之有理。认可太平洋时代的可从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很多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说起;不认可可以从欧洲的重新崛起说起。
点评:近代以来,国际力量的中心发生了数次的转移。古代时期是西方从属于东方,新航路开辟后,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欧洲成为了世界的经济政治力量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处于太平洋沿岸的美国等崛起,进入20世纪后半期,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世界正进入或者处于多中心的时代。
举一反三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活动产生的影响是( )
A.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发展
B.有利于亚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C.使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非洲经济空前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开始了“全球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问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然而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图中A路线的开辟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对西欧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4分)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2分)
(3)材料二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东方内陆文明的时代虽已远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兴起,再次使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成为人类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15-18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为该观点寻找三个历史依据。(12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2)依据材料三简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航线示意图,其中开辟A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