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学者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那么,此时期大约应是[     ]A.公元1500年左右B.19世纪50、60年代C.19世纪

西方有学者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那么,此时期大约应是[     ]A.公元1500年左右B.19世纪50、60年代C.19世纪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西方有学者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那么,此时期大约应是[     ]
A.公元1500年左右
B.19世纪50、60年代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答案
A
举一反三
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并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概括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看法二:见漫画
经济全球化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3)你赞同哪种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原因主要是[     ]
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奴隶贸易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文献记述“17——18世纪,西欧银行业迎来大发展,大量银行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来”。你认为这种现象[     ]
A.有可能,因为这时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
B.完全可能,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C.完全可能,因为这时机械制造业在生产中已经确立统治地位
D.完全不可能,因为这时西欧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