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D.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列强通过世界市场对亚非拉国家进行剥削,“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了20世纪前半期的社会危机。C项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B.“交通的极其便利”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D.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一直居主导地位
C.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
C.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④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
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
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
D.“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近代以来,大国对海洋的争夺,一直持续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 世纪90 年代后期起, 德国开始建造大海军, 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 年和1900 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 万镑;1910 年 为2060 万镑; 1914 年为2240 万镑。 
——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3分)德国这一举动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主力舰
52. 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1分)据材料二分析,条约对美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英国人从16世纪开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权的道路,他们的眼光从来就不是以欧洲一隅为焦点。日本虽然也是一个岛国,但其人民却不具有海洋民族的习性。他们从未向太平洋去寻求发展,其航海活动只限于亚洲大陆边缘。反而言之,他们却经常企图从海洋入侵大陆。
——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3)综合以上三段材料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多角度论述“海上的霸权与主权”这一主题。(6分)(要求:多种角度,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50字左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