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王位,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并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王位,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并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王位,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并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博览会,通过展示各种新奇产品来祝贺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并炫耀她治下的国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1851年5月1日上午9点,伦敦世博会成功举办。
━━━━━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材料二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材料三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发行了债券,其中有一身穿长袍马褂的清朝人,说明清朝也是当时世博会的参展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运用史实说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8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大清国”展区会展出什么展品,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1)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大了英国在世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议会改革,具有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蒸汽机在火车和轮船上的使用,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等。
(2)促进了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了人类的交流与信息传播。
(3)①展品大多会是中国传统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
②认识: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更好地顺应当时科学技术革命的潮流,实现民族振兴。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际考察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角度多方位展开阐述,如政治上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议会改革,具有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上英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国际关系上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大了英国在世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
(2)注意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3)结合时代背景,此时清政府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化程度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仍然是传统经济积极占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点评:材料题答案表述:观点正确、层次清楚、多角度分点表达
1、观点正确
答案所表述观点与材料解析题所提供的材料观点要一致(除非设问要求表述反向观点);其次答案所表述观点不得违背教材知识点及有关的历史知识。答题要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言简意赅。切忌不能把课本内容整段照抄,空话连篇。答案表述时一定要写出答题的提示语,表明所答问题的指向。每一小问的回答都必须写。例如:影响是…… 目的是……
2、层次清楚
组织答案,需要把设问进行分解,分化为不同的层次,将“大题”转化为“小题”,给出的答案应该是:每层的答案一个自然段,留给评价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3、多角度分点表达
表述答案时,要弄清楚设问预设的角度,做到答案不遗漏设问要求的任何角度。答案的表述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常识,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或按影响归类、或按历史事件自身的发展顺序等等。并且在每一个要点前要标明序号,使答案条理清楚。
材料解析题是初中历史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解答好这类题型对学生学习有着现实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此类题型的处理上显得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应该就在于方法与技巧的缺失。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训练,训练其掌握熟练的方法与技巧。
举一反三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业制度产生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
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   )
A.20世纪后期B.19世纪末期C.18世纪末期D.17世纪后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加快了伦敦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4分)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