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图二


 
     
材料三

图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图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3)图三反映19世纪中后期什么历史现象?(2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4)综合以上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
答案
(1)表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从彼此隔绝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6分);  
(2)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6分)
(3)英国:英国贸易活动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形成;(2分)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技术手段。(6分)
(4)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开放(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C.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D.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工业革命,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有“革命”意义的开始于(      )
A.蒸汽机的发明B.电的发明和使用
C.水能的进一步开发D.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 ……英语 ,尤其是美式英语 ,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 ·斯坦纳
材料三  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材料四1983年高等学校各外语专业在校生人数
英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西语
阿语
其它
22211
1318
1268
1613
3591
117
31
213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社会原因。(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5分)
(3)根据材料三、四,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外语教育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6分)
(4)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赤长和科技进步。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应如何理解“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
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8分)
(2)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主要是通过什么实现的?(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
2%
36.5%
普通群众
80%以上
40%
A.社会分配实现共同富裕B.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C.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