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三千弟子”诵读之时,中央的巨幅画卷中间,开始出现了立体活字印刷体,方版汉字交替呈现,整个活字印刷版如水波涌动,充满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三千弟子”诵读之时,中央的巨幅画卷中间,开始出现了立体活字印刷体,方版汉字交替呈现,整个活字印刷版如水波涌动,充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三千弟子”诵读之时,中央的巨幅画卷中间,开始出现了立体活字印刷体,方版汉字交替呈现,整个活字印刷版如水波涌动,充满着无限动感,场面十分震撼。有些观众在观看后发表了以下评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
B.活字印刷术在唐代就已出现,所以有了流传广泛的唐诗
C.没有活字印刷术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
D.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就是活字印刷的珍品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活字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说法正确;B.活字印刷术在唐代就已出现,所以有了流传广泛的唐诗说法错误,出现时间应是宋代;C.没有活字印刷术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说法过于绝对;D.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就是活字印刷的珍品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此题选A项
点评: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外传以及世界影响:
1、11世纪后期活字印刷东传朝日,西传欧埃;12世纪造纸术传至欧洲和非洲——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推进了民众教育和科学普及;
2、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3、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再经它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消除了封建制度,推动了西方社会进步。
举一反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过巨大影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十四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
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材料三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6分)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 。(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B.阅读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C.火药用于战争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完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材料三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心性义理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都进行了哪些奋斗(探索)?(6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在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4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和“宝船”和“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判断自己所处位置采用的方法可能分别是(    )
A.指南针和卫星导航B.北斗星和罗盘针
C.牵星术和电磁波D.牵星术和卫星导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