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材料二:自18世纪牛顿

(20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材料二:自18世纪牛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材料二:自18世纪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时间
国家
成果
时间
国家
成果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9
美国
“阿波罗1号”登月成功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97
英国
克隆羊“多利”诞生
(1)材料一为中国造纸术向世界范围传播的示意图。该技术的传播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请指出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3分)
(2)分析材料二中“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并说明“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0分)
(3)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说明了什么?(5分)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任举一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答案
(1)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分)错误:造纸术并非从中国直接传入澳洲、美洲和欧洲的。(1分)
(2)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新的认识;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发生和发展。(8分,任答四点即可)关系:因果关系(推动了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等皆可)。(2分)
(3)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中国→英国→美国。(3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是政治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4)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2分,答其他事例同样可以给分,但本问最高得分不超过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东汉时期,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制成新书写材料的人是(    )
A.沈括B.蔡伦
C.张衡D.葛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上的杰出成就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B.主持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
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D.留下了哈雷彗星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从“萌新”这一角度看,主要表现在(   )
①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②总结性科技巨著相继问世  
③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④传教士东来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将中国称为“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下列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甘石星经》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B.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及防震仪器
C.毕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D.《本草纲目》包含着生物进化观和遗传变异的思想

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
①活字印刷技术②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③火药制造技术④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