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题,具体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生活的城市化、世俗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题,具体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生活的城市化、世俗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题,具体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生活的城市化、世俗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哪一事件后,中国被“轰”出了中世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四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为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3)依据材料二与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唯一的成绩。清朝打倒了以后,我们固然扫除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但是等到我们要建设新国家的时候,我们又与民族内在的各种障碍面对面了。——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4)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你赞同蒋廷黼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鸦片战争。
(2)发展状况: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3)主要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4)不赞同。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剪辫放足等法令使社会风气大为改观。
赞同。理由:辛亥革命后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命脉仍受帝国主义控制。
举一反三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指出:“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C、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D、英国工业革命要求扩大市场掠夺原料
题型:010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
A.侵略者相同
B.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打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图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救亡”成了近代历史的第一主题。虽然我们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但总感到“先生”很可恶,老欺侮“学生”。“救亡”与“启蒙”成了一对矛盾,不容易处理好。……西方人常说要敢于同魔鬼打交道。
——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中“学习”和“欺侮”,举例说明“欺侮”的史实。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评价西方的殖民扩张?据此方法并结合所学,分析殖民扩张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不能担负近代中国“救亡”这一主题任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