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四五十年代和19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要求有所不同。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选项①开通商口岸——资本输出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和19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要求有所不同。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选项①开通商口岸——资本输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和19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要求有所不同。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选项
①开通商口岸——资本输出,占领市场  
②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瓜分中国
③修铁路、设工厂——资本输出  
④协定关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占领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开通商口岸——资本输出,占领市场不对,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主要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的要求,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而非资本输出的要求。因此排除①即可。
举一反三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1)材料一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2分)
(2)材料二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者相比,为什么说它更具危害性?(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
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纷纷设立,发展情况见下图(通商口岸洋行数量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②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③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