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在华商人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C.保护鸦片走私D.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在华商人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C.保护鸦片走私D.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在华商人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C.保护鸦片走私D.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5分)

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填至图中方框内)(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6分)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
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试分别概述材料二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7分)
材料三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4)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法准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把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当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受到外来侵略
B.签定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敲响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丧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安门广场上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   )
A.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垂不朽B.销烟这件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D.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
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
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
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
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
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
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
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
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中的主要影响。(4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
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2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6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
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